电荒油荒来袭 怎样缓解能源高依赖症
- 时间:2011-04-27
- 泉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泉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高本钱时代:怎样缓解能源高依赖症
本报记者 李金玲报道
“一则润滑油的广告让人们体会到没有润滑的天下有何等恐怖,没电、没油的日子更是难以想象。”让广告设计师小影担心的缘故原由是各大媒体克日关于“电荒”“油荒”的报道。
国家能源局在22日召开的“2011年一季度能源经济形势及走势”宣布会上展望,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2.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添11%左右;迎峰度夏时代用电负荷将会增添较快,华北、华东、华中和南方电网电力供需保存偏紧可能。据相识,现在,多地已经泛起了限电步伐。
制品油供应也泛起欠缺。不少地区制品油批零同价甚至倒挂的迹象也越发明显。天下工商联石油业商会22日宣布的监测数据显示,河北、湖南、山东、上海等市场都泛起了制品油批发价和国家最高零售限价同价的征象,而湖北、河南等市场甚至泛起制品油批发价高于国家最高零售限价的征象。据媒体报道,22日武汉石化对外部客户报价为0号柴油8710元/吨,比湖北省最高零售限价(8510元/吨)横跨了200元/吨。
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王思强体现,今年以来海内制品油消耗较量兴旺,属于淡季不淡,决不可对二季度的保供形势掉以轻心。一季度制品油表观消耗量约为6500万吨,同比增添约13%。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体现,由于对外依存度高,我国能源清静中保存中止性的隐患。周大地以石油经济为例剖析,“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凌驾55%,常被别国的地缘政治左右,这轮中东、北非的战乱除了推高了包括国际油价在内的能源资源商品价钱之外,还可能造成短时间内的供应缺乏甚至禁运情形。虽然这种极端情形较少泛起,但中国在这方面是被卡着脖子的。”
别的,我国能源供应形势一连偏紧,也给了国际资源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对中国举行阻击的动力“我国经济生长速率快,对能源资源型商品的需求增添较快,中国需要向全天下入口相当大比例的能源产品。这就给那些控制上游资源的国际金融资源创立了炒作条件:再涨价中国也会要。”周大地体现。
“最要害的是把中海内部的市场机制建设起来,把价钱机制理顺。”中国欧盟商会能源事情组主席陈新华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海内批零倒挂的征象,是由于海内制品油价钱机制没有理顺。在没有理顺的条件下,国际油价上涨和海内价钱被控制,以是炼厂就缺乏动力去生产,多炼一桶油就多亏损,国有企业本着社会责任或国家指令可以继续运转,民营炼油厂就关掉了,为什么在赔本的情形下还要生产呢?以是就关掉了,那么整个石油市场在制品油市场就会泛起欠缺。”
“理顺价钱或市场机制。不但适用于制品油市场,也同样适用于自然气市场。从某种水平上讲,对电力也是一样的。由于煤炭价钱一直上升,电价也是控制住的,以是电力企业缺少起劲性,亏损得很厉害,造成电力的欠缺。”陈新华强调,应对能源欠缺解决能源市场清静方面的问题,要上下游形成互动,使市场越发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