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的重点应该是:智能电网、风、光发电的并网
- 时间:2011-09-19
- 泉源:
汽车推广历程中,作为电力这一主要能源的供应商,电网公司施展了主要作用。无论是商业模式的选择,照旧基础设施建设,甚至树模车辆的运营,都能看到电网公司的身影。关于处在起步阶段,正在一直探索前进蹊径的新能源汽车来说,受到普遍关注无可厚非。不过,对新能源汽车这个手艺蹊径仍存争议,生长偏向尚不清朗且专业性极强的事物,对电动汽车“三电”手艺相识有限的电网公司事实该在多洪流平上施展何种作用,现在看来很有讨论的须要。本期,我们刊登了江苏常熟合众环保手艺研究所所长沙永康的文章,也接待宽大读者加入我们的讨论,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生长建言献策。
电网是基础设施,是种种工业的后勤,包括电动汽车的充电、换电服务。电网公司自2007年介入电动汽车工业以来行动不小,但由于应用有限,投资铺张在所难免。新能源汽车正处于研发阶段,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笔者以为,电网公司的职责应是为电动汽车提供电力设施和用电服务。但现实是电网公司深度介入,甚至直接加入谋划,主导标准制订和商业模式简直定,着实有点舍本逐末,有好逸恶劳之嫌。
2010年,几大电网公司在天下建了几十个大型充电站,几万个充电桩,但使用者屈指可数,令人大失所望。于是2011年在天下推广换电模式,建了若干个换电树模区域,但车企不认同,用户尚未买单,故也不太理想。同时,电动汽车市场化还遥远,这时充换电设施再多再大也天南地北。以是只能试点树模不宜随处着花。
笔者以为,电动汽车究竟接纳充电照旧换电模式,要由整车车型而定,如公交车和出租车就完全差别。电池究竟能否遭受快充电?能否经得起装上去卸下来的频仍折腾?也是需要思量的问题。并且,若是用户私人有自助充电条件且对公共充电设施依赖水平不高,那么公用充电、换电设施有没有也就无所谓了。总之,在车型多样、用户多样的情形下,妄想以一种模式、一个标准统一之,显然是徒劳的。更况且电池系列问题是制约的要害因素,若不可有用解决,电动汽车要么恒久“树模”下去,要么只能“混淆动力、双模动力”等2套能源动力知足使用需求。这点政府可买单,用户不会买单。因此,电网企业不宜云云深度介入,应明确自己的身份,准确定位,明确自己是干什么的,醒目好什么,不要纠缠于本不甚相识、掌握的汽车、电池、充换电模式等问题。
电网公司是央企,有垄断性子,综合实力强盛,人才济济。笔者以为,对电网公司而言,现在的明智之举是与从事电动汽车手艺研发的企业或研发者深度合作,使用电网的实力,全力支持实现应用并提供电力包管,而不要直接加入电动汽车用电的谋划营业,更不要去设置条件限制之。
退一步讲,电网公司若真的对电动汽车有兴趣,大可开展新的汽车能源供应研究,或者将不宜并网的电力(风电、光伏电)以及低谷电制作锌空气电池,然后运到电动汽车换电站供应电动汽车,一举多得。现在,这个行业急需助推一把,电网加入于人于己都有利。分拆之前的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使用强盛的实力建设了举世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发明了包括晶体管在内的众多伟大发明,为信息时代作出了孝顺。电网企业也应有此类研发机构,研发包括电动汽车电源电力供应在内的手艺,发明市场需要的高水平产品,而不要为目今树模的电动汽车及充换电事务费太大的精神。电动汽车生长除了电池系列问题外,尚有其他手艺蹊径在生长,如无线隔离充电。最近,奥迪正在海内就此项手艺的实验情形举行调研。对电网公司来说,这似乎更值得重视。
生长新能源汽车寄托了中国汽车人的期望,可是用人家比我们具有优势的手艺去逾越人家是不可能的,要有更好的手艺。这种更先进的手艺,有可能在现有汽车业之外,现有电池、充电之外,电网企业若真的为电动汽车作出支持,理应在这方面举行起劲,争取有所作为。
总而言之,笔者以为,电网公司的主要职责应是为工业提供电力供应的包管,而不是对用电大户直接加入谋划。目今电网的重点是:智能电网、风、光发电的并网,电动汽车用电设施的配套,开拓培育新的用电增添点,而不是详细加入充换电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