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工业困扰中求变 企业转型钻营新路
- 时间:2012-08-01
- 泉源:
888集团6008(泉源:中国电力网 作者:不详)
作为全球能源消耗大国的中国,正在履历新能源逐渐取代古板石化能源、并占有主导职位的“第三次能源厘革”——日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接受中国政府网采访时称,古板能源在不长的时间“确实面临枯竭的问题”,因此,需要生长清洁、可再生能源,“从久远来看,这个思绪是完全准确的”。
对此,能源专家林伯强曾建议,“中国新能源工业要生长还需要提高焦点竞争力,要走自力自主研发的新路子,不可再延续制造廉价装备的老路。”
那么,中国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工业该怎样提高焦点竞争力?详细到微观层面,企业又该有怎样的生长思绪?同时,团结现在太阳能光伏行业的生长现状,企业是不是也该在适当的时机调解自己的思绪,转型生长?
冲突:新能源遇瓶颈
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在哪儿?谜底毫无疑问,就是中国。
同样没有疑问的是,中国正处于新能源迅猛生长的机缘期——一个侧面的佐证是,国际能源署(IEA)日前宣布展望报告称,虽然许多国家遭遇经济动荡,但未来5年,全球新能源发电量仍将增添40%以上,抵达6400太瓦时(1太瓦时=10亿千瓦时)。IEA称,新能源快速生长主要由于以下两方面缘故原由:首先,在OECD国家(经合组织)的支持政策和市场框架下,新能源手艺日趋成熟。其次,近年来快速增添的电能需求和能源清静需求,加速了新能源在巨细新兴市场的生长。
而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天气大会上,中国也曾郑重做出允许,到2020年,中国单位海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同时,就市场而言,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涉足新能源市场,尤其是太阳能光伏市场,并一度让中国的太阳能光伏装机量抵达天下龙头。
“这不难明确。”新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新奥集团董事长王玉锁以为,“古板的能源生产与使用方法造成能源使用效率低下、能源欠缺和情形问题,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需要有转变,需要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同时,国家需求及政策导向也爆发了指导作用:中国国情决议需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且在‘十一五’以来,节约能源被国家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作为转变生长方法、优化结构的突破口和抓手。同时,国家关于新能源、节能环保工业给予了更多越发显着的政策倾斜和支持。”
然而,一个小小的悖论是,随着前几年的迅猛生长,新能源行业却面临了一些新的冲突,好比,多晶硅产品就曾被国家发改委列入产能过剩的台甫单。
就外部而言,中国新能源行业也正遭遇来自外部的压力——7月23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欧洲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SolarWorld将对中国竞争敌手提起商业申诉,“这标记着中国与西方在绿色科技领域的主要升级”。此前,SolarWorld旗下一家子公司曾在美国提起类似申诉,导致美国在5月份对中国输美光伏电池开征逾30%的处分性关税。
“外国消耗者使用光伏产品,确实起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但中国却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林伯强甚至以为,“太阳能光伏是新能源,对中国来说现在是伪命题”。
厘革:纷歧样的新能源
一方面保存市场需求,一方面却遭遇外部瓶颈,那么,这样的冲突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的新能源企业需要重新审阅自己?进而转型谋新生长?
“转型要跟国家政策、经济生长形势、市场需求等相切合,只有把企业的战略融入国家的战略,企业才华有重大的市场;只有把科学手艺生长融入天下的生长大趋势,企业才华有可一连的生长。”对此,王玉锁以为。
事实上王玉锁所在的新奥集团,很早就已经在企业转型和手艺立异中下时光。日前,记者就重新奥集团获悉,其正在向清洁能源整体解决计划服务商的偏向起劲。而他们未来的焦点竞争力,也就在于向客户提供“清洁能源整体解决计划”这种服务模式。
据相识,此种清洁能源整体解决计划,“是围绕节能减排、古板能源高效清洁使用和可再生能源开发,为大型工业企业、公共修建等,提供能源项目咨询、设计、融资、制作与运营的一体化服务”,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应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而这种服务模式的落地,则依赖其自主研发的泛能网手艺来实现。这一项手艺能够实现通例的能源网、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整合,通过这种方法来实现差别能源品类的高效转化、匹配和应用,增进整体能效的提升。
据新奥提供的数据批注,基于泛能网手艺能源生态城项目将在今年内完工,生态城整体能效较目今水平可提高20%,碳减排60%,修建节能率抵达85%,中水接纳95%以上。而江苏低碳树模区,清洁能源整体解决计划的应用和实验,能够为该区实现一氧化碳减排40%、能源本钱降低10%的可观效果。同时,有望于2014年完工的上海“光电之星科技港新奥智城”项目,接纳光热、燃机及地/水源热泵融合手艺,整体一连节能65.1%,一氧化碳减排67.5%,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41.4%。
“对许多企业来说,这现实上是一种借鉴。”业内人士以为,在终端工业受阻外部大情形的时间,适时生长延伸工业和服务,不但可施展企业自己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还能爆发新的效益,捉住终端客户的“眼球”,甚至缓解外部形势受阻带来的订单压力等。
上一篇: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将迎来新生长
下一篇:中电联:加速形成煤电联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