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掀智慧都会建设热潮 十二五投资或达1.6万亿
- 时间:2014-07-14
- 泉源:
888集团6008(泉源:瞭望东方周刊 作者:王元元)
在中国,智慧都会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阻止2013年底,4个副省级以上都会、89%的地级及以上都会,47%的县级及以上都会,总计311个都会提出或在建智慧都会,涵盖大中小都会和东中西部区域,预计“十二五”时代总投资或将凌驾1.6万亿元。
中国特色
外洋智慧都会建设最早可追溯至1992年新加坡提出的“智慧岛妄想”,随后许多国家和地区最先陆续推进智慧都会建设,直至2010年最先在全球掀起一股建设热潮。
中国最早提出建设智慧都会构想的是南京市,比新加坡晚了近20年。
2006年,南京最先起劲研究智慧都会蹊径;2009年还举行了“智慧都会高层论坛”,并正式提出建设智慧都会。
到2011年,海内提出或者推进智慧都会建设的地市最先大幅增添,泛起小规模“井喷”之势。
“中国的智慧都会建设和外洋有显着区别,西方智慧都会越发注重某一个方面的建设,而中国则更强调周全、系统的建设,不但单倾向于某一领域。”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妄想设计所总工程师王爱华说。
外洋智慧都会乐于使用信息手艺提升对都会主要基础设施能力的提升,好比欧盟智慧都会就优选能源、交通和综合的信息基础设施三个领域作为重点建设方面。而中国的智慧都会多在综合目的导向下举行,建设重点也更多元,交通、便民、环保等都属涉及较多的领域。
记者通过中外生长案例的比照发明,外洋更强调通过智慧都会建设,大幅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增进都会的绿色、低碳生长。而中国智慧都会建设目的则更注重都会经济工业、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生态情形等多方面的提升。
“这跟中西方的经济生长水平相关,西方国家已经由了追求经济生长的阶段转而最先追求低碳环保生涯。”王爱华说。
例如,在韩国有一个专门为实现低碳环保目的而建设的智慧都会试点——松岛。在松岛,电梯装置有智能感应系统,无人时自动关闭电源。同时,岛上还配有完善便捷的自行车租赁服务,以提倡住民低碳出行。
在业内争议较大的主导权方面,中外亦有差别。外洋通常在能源、交通等局部行业与领域,由企业主导实验信息化项目,政府主要起协调作用。在中国,智慧都会项目建设则是以政府的统筹妄想为主,企业起配合作用。
多部委“各自为战”
2013年8月,国务院宣布《关于增进信息消耗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正式提出要在有条件的都会开展智慧都会试点树模建设。这被外界解读为国家层面已经认可智慧都会生长战略。2014年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妄想》将智慧都会作为都会生长的全新模式,要求鼎力大举推进智慧都会建设。
比国家顶层战略层面认可更早的是各部委的起劲实验和探索。王爱华说,“着实不难看出,中央政府层面上的认可,着实是综合各部委的推进情形作出的决议。”
2012年5月,国家旅游局宣布北京、成都等18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都会。
2012年11月,科技手下发《关于开展智慧都会试点树模事情的通知》,并于次年10月正式宣布南京、无锡等20个智慧都会试点都会。
2012年12月,住建手下发《关于开展国家智慧都会试点事情的通知》,要求有条件的地方起劲申报试点。阻止现在,住建部已先后两批设立193个智慧都会试点,成为试点都会最多的部委。
2013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出台《智慧都会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手艺指南》,包括太原、广州在内的9个都会列入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的天下试点事情。
201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选定15个都会与欧盟合作,启动中欧绿色智慧都会合作项目。
2014年5月,交通部宣布《关于加速推进都会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树模工程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确定在太原、石家庄等26个都会开展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树模工程建设。
6月23日,国家发改委、财务部、工信部等部委研究决议,将深圳市、佛山市、苏州市等80个都会列为信息惠民国家试点都会,集中构建统一的都会信息惠民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基础信息集中收罗、多方使用,逐步实现公共服务事项和社会信息服务的全人群笼罩、全天候受理和“一站式”打点。
每个主管部分凭证自身职责规模推进智慧都会建设,看似通情达理,实则问题颇多。各部委关于智慧都会的建设思绪、标准和政策意见各有着重,这就使得地方政府在面临多条线上的试点树模和差别标准规范时难以判断和选择,且纵向指令过多也使得都会内难以形成各部分同心协力和资源整合的时势。
标准系统正在体例
只管未来智慧都会建设的偏向相对明确,可是关于建设效果的评估和验收仍然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住建部在2012年的《国家智慧都会试点暂行管理步伐》中说明:试点都会在建设期内每年的12月31日前向住建部提交年度自评价报告,以说明预定目的的执行情形。
住建部在开展智慧都会试点事情后,曾制订了一套智慧都会评价系统。可是,该系统只是对智慧都会建设的各个方面给予目的性说明,并没有给出详细的量化评价指标。
“系统只是给出评价的偏向,没有一个确切的指标照旧无法作出确切的评估。”国家发改委都会和小城镇刷新生长中心生长刷新处副处长郑妖冶说。
2014年6月4日,住建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主任马虹果真体现,住建部现在正在体例智慧都会评价模子以及基础评价标准系统的国家标准,预计将在年内完成。届时,该标准将成为海内第一个指导与评价智慧都会的国家标准。
业内普遍以为,国标的出台将会在更洪流平上催促各地智慧都会建设情形,能阻止目今建设中泛起的盲目冒进状态。